《创作编写粤韵幽梦情常在》 第1章 内容试读
在那繁华喧嚣的广州城,有一条古旧的街道,名叫清平街。街头巷尾,弥漫着各种传统小吃的香气,而在这烟火气浓郁的地方,有一座略显斑驳却充满韵味的建筑——庆和粤剧社。粤剧,这颗岭南文化的璀璨明珠,曾经在这里熠熠生辉,如今却在时代的浪潮中略显黯淡。
在庆和粤剧社里,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艺人,名叫苏伯。他一生痴迷粤剧,见证了粤剧的辉煌与落寞。苏伯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,可每当他提起粤剧,眼神中便会燃起炽热的火焰。在剧社的角落里,还有一个年轻的后生,名叫阿明。阿明本是个对未来迷茫的打工仔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被粤剧社传出的悠扬乐声吸引,从此踏入了粤剧的世界,拜在苏伯门下,开始了艰苦的学艺生涯。
阿明初入粤剧社时,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下,他便已站在剧社的院子里。苏伯手持一把二胡,琴音袅袅,阿明则跟着那琴音,开始吊嗓子。“咿——呀——”,那简单的音节,从阿明的喉咙里发出,起初是生涩而干涩的,像是未经打磨的璞玉,缺乏圆润与灵动。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有些突兀,连他自己都觉得这声音毫无韵味可言。但苏伯却耐心地在一旁倾听,时不时纠正他的发声位置,告诉他要用丹田运气,让声音从腹部缓缓升起,经过喉咙的润色,再从口中吐出,这样才能使声音饱满而有穿透力。
唱念做打,唱为首,可这仅仅是个开始。苏伯继而开始教导阿明念白。粤语本就有九声六调,在粤剧里,念白的节奏、音调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。苏伯念出一句《西厢记》中的念白:“月色溶溶夜,花阴寂寂春;如何临皓魄,不见月中人。”那念白抑扬顿挫,富有韵律,仿佛将人带入了那个幽静的月夜之下。阿明跟着模仿,却总是把握不好其中的微妙变化,不是音调走偏,就是节奏错乱。苏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示范,让阿明仔细体会每个字的发音和语调的起伏,就如同品味一杯醇厚的香茗,需慢慢咂摸其中滋味。
而做功对于阿明来说,更是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